來源:@華夏時報微博

華夏時報記者 王悅 北京報道
近日,三大上市豬企(002714.SZ)、(300498.SZ)、(000876.SZ)的2024年12月銷售月報已陸續發布。數據顯示,三大上市豬企生豬銷量環比同比均增長,但三大豬企的生豬銷售均價環比均有所下降,不過同比有所上升。
值得注意的是,按照往年經驗,南方地區在12月已步入醃臘需求高峰。為何消費旺季未能提振生豬價格?
“去年12月豬價下行調整,雖期階段性反彈有所回升,但月度跌幅明顯。從供應方麵來看,規模企業月度計劃環比小增,年底多減重衝量操作,出欄節奏較快;連續跌價後市場多有抗價情緒,且部分二次育肥少量進場,帶動價格小幅上漲,散戶月底月初逢漲靈活出欄,市場豬源穩定且相對充裕。需求方麵來看,隨著天氣逐步轉冷,需求端向好,部分地區的醃臘、灌腸活動帶動屠宰開工提升,對豬價有一定提振;但年關尾期不足,且醃臘等同比縮水明顯,需求有限。整體來看,近期豬價反彈後下遊高價出貨不暢,雖集團企業縮量明顯,或有短暫支撐,但仍較有限,年前行情依舊承壓,豬價漲跌互現、區間震蕩盤整。”事業部生豬分析師楊誌遠接受《華夏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生豬銷售均價均已跌破16元大關
數據顯示,三大上市豬企在2024年12月的銷售收入均同比上升,而從環比變化來看,牧原股份和新希望環比上升,溫氏股份環比小幅下降。
具體而言,牧原股份憑借153.85億元的生豬銷售收入位居榜首,環比增長27.5%,同比增長49.1%;溫氏股份和新希望生豬銷售收入分別為59.68億元和24.1億元。
銷售收入的變化與生豬價格走勢息息相關。從價格變化來看,三大上市豬企在12月的生豬銷售均價均已跌破16元大關,呈現環比下降同比上升趨勢。其中,新希望商品豬銷售均價環比下跌幅度最大,為15.51元/公斤,環比下降5.94%;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商品豬銷售均價分別為15.29元/公斤和15.89元/公斤。
“12月生豬價格環比下降約5%主要是由於供給端的增加。一方麵,養殖企業為了滿足春節前的市場需求,集中出欄生豬,導致市場供應量大增;另一方麵,部分養殖戶在年前也加大了出欄力度,進一步加劇了供給壓力。雖然春節前豬肉需求有所增加,但整體需求增長相對有限,且受到豬肉價格較高的影響,部分消費者可能會選擇其他肉類替代,導致豬肉需求增長不及預期。與此同時,部分養殖戶和企業可能擔心春節後價格會進一步下跌,因此選擇在12月集中出欄,這種預期導致市場供應增加,進而拉低價格。”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告訴《華夏時報》記者。
年底消費需求提振不足,步入2025年後的生豬市場會如何變化?
楊誌遠表示,Mysteel農產品預計2025年生豬月度價格呈現先跌後漲趨勢,全年均價水平14.8元—15.2元/公斤,同比跌幅10.67%。低點或在一季度預計均價13元—14元/公斤;高點或出現三季度預計均價在16元—17元/公斤。
三大上市豬企全年出欄量過億頭
事實上,生豬價格的走勢變化離不開市場的供需博弈。在豬價下行的背後是養殖端在年底的加速。
數據顯示,三大上市豬企2024年12月生豬銷量環比同比均增長,其中牧原股份增幅最大,環比增長34.4%,達到857.8萬頭。溫氏股份和新希望分別銷售肉豬304.07萬頭和159.15萬頭。
“年底是企業總結年度經營成果的關鍵時期,加速出欄有助於完成既定的銷售任務和業績指標。這對於向股東、投資者和市場展示公司的經營能力和業績表現非常重要,也有利於維持公司的市場形象和股價穩定。通過加速出欄部分生豬,企業可以調整存欄結構,為下一年的養殖計劃做準備。例如,淘汰一些生產性能較低的母豬或育肥豬,保留優質種豬和仔豬,有利於提高養殖效率和降低成本,為來年的生產打下良好基礎。”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接受《華夏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說道。
楊誌遠指出,2024年12月的豬價呈現震蕩下跌態勢,養殖端為達成年度生豬出欄計劃,紛紛加快出欄節奏,部分體重不足120公斤的生豬提前出欄,使得當月出欄計劃完成率偏高。進入1月份,盡管生豬出欄計劃環比下降,但由於實際有效出欄天數較少,日均生豬出欄量依然呈現環比增加的趨勢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從全年出欄量來看,三大豬企出欄生豬已過億。牧原股份憑借銷售生豬7160.2萬頭一馬當先,溫氏股份和新希望分別銷售肉豬3018.27萬頭和1652.49萬頭,共計銷售生豬已達到1.18億頭。
責任編輯:徐芸茜 主編:公培佳
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